"近日,我们欣喜的看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刘博士课题组在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》(2025)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《Plastic tableware use, microplastic accumulation, and sperm quality》。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微塑料(尤其是聚苯乙烯PS)通过FOXA1/p38通路影响男性生殖健康的分子机制,为环境健康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证据。
作为实验支持方,HAKATA深感荣幸能为该研究提供胎牛血清等试剂,助力团队在GC-1精原细胞培养中完成毒性机制验证。我们由衷感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刘博士课题组对HAKATA产品质量的信任,也为其严谨的科研精神点赞!"

1. 核心发现
微塑料在精液中的普遍性:检测200名男性精液样本,55.5%检出微塑料,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(PS)和聚氯乙烯(PVC)(分别占32%和37%)。塑料餐具使用频率越高,精液中微塑料含量也越高。
对精子质量的影响:频繁使用塑料餐具的人群中,微塑料暴露与精子浓度下降显著相关(尤其是BMI<24的人)。
动物实验(小鼠)显示,PS微塑料会降低精子活力、增加畸形率,并引发睾丸细胞的自噬(自我消化)和凋亡(程序性死亡)。

2. 关键机制
分子通路:PS微塑料通过激活FOXA1/MAP3K1/p38信号通路,导致精子前体细胞(精原细胞)过度自噬和凋亡,最终影响精子质量。
简单理解:微塑料像“捣乱分子”,干扰细胞正常通讯,让精子“早衰”。实验验证:小鼠摄入PS微塑料后,睾丸结构受损,精子数量减少。细胞实验中,抑制p38通路可减轻微塑料的毒性。

3. 与HAKATA产品的关联
文献中提到的GC-1细胞(小鼠精原细胞)培养使用了HAKATA提供的胎牛血清(DMEM培养基中添加10% HAKATA胎牛血清)。这部分实验支撑了微塑料对生殖细胞毒性的结论,说明HAKATA的产品在基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4. 现实意义
警示作用:频繁使用塑料餐具(如外卖盒)可能通过微塑料积累损害男性生育力。
研究价值:首次揭示FOXA1/p38通路在微塑料生殖毒性中的作用,为未来干预(如靶向药物)提供线索。

